首页

学院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正文

财经学院举办龙务村调研:蕨类天井生长出智慧果园,断裂带的生态经济缝合

作者:白一澜 时间:2025-07-13 来源:

2025年7月12日,星期六,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十八,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大一学生组成的“河北省情专题调研团”,在邯郸市龙务村迎来下乡调研的第五天。在村支书李建国的引导下,学生们沿青石板主路展开建筑普查。测绘数据显示,现存37处传统石砌民居中,28处存在墙体开裂、地基沉降问题。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王家宅院,其"三进四合院"格局保存完整,但东厢房屋顶坍塌形成的自然天井,已滋生出蕨类植物群落。新建的砖混住宅群与传统建筑形成鲜明对照,成员冀沛然记录道:"铝合金门窗与青砖灰瓦的碰撞,恰是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缩影。"

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已停用6年的龙务小学。财经专业的白一澜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,占地1200平方米的校园内,篮球架锈蚀角度达15度,教室黑板仍保留着2019年的期末考表。村民李大娘感叹:"当年为建这学校,全村人捐过木料砖瓦,如今娃娃们都去镇上读书了。"

在村东头果园,团队偶遇果农赵师傅正在装车。他的五菱宏光后备箱里,200斤鲜桃按大小分装在塑料桶中。"每斤收购价才1.2元,可冷链运输成本就要吃掉三成利润。"财经学院学生当即开始计算起来,测算出电商直营可使利润率提升18%。这种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方案的能力,让带队的于老师倍感欣慰。

基础设施短板同样牵动人心。在走访的23户村民中,17户反映雨季巷道积水问题。田鑫悦同学使用激光测距仪发现,部分排水沟坡度仅有2.3°,远低于5°的设计标准。村民王秀兰家的院墙上,还留着去年洪水漫过的泥痕:"积水最深时能没到膝盖,家里老人都得背出门。"在水源地保护区域,学生们用浊度仪检测出水质NTU值达8.5,超出Ⅲ类水标准。队员申嘉宇提出:"可以沿河种植芦苇荡,既净化水质又能打造滨水景观。"这个建议已被纳入村庄初步规划方案。

村中心的文化广场成为调研焦点。那面长12米、高3.5米的毛泽东诗词墙,经光谱分析显示,标语使用的氧化铁红颜料已出现7.2%的褪色率。78岁的退休教师周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他收藏的社火道具:"早些年正月十五,这广场能聚起三百号人耍龙灯,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。"

经过五日深度调研,团队形成3.5万字调研报告和12套解决方案。"我们发现龙务村的空心化率已达41%,但这也为发展民宿经济提供了空间资源。"队长郭丽莎展示的PPT中,将废弃校舍改造为"乡村记忆馆"的设计方案引发热议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已有两家企业与学院有意合作,计划开发石砌民居研学项目。本次调研开创了"专业教学+社会实践+科研创新"三位一体新模式。财经学院将设立专项基金,持续跟踪龙务村发展,助力这个千年古村在守护乡愁记忆与现代转型中找到平衡点。(编辑:路荞华 审核:于秀敏)

图为村庄现状照片(1)

图为村庄现状照片(2)